本文揭8個中風前兆與中風症狀,教你如何及早辨識與預防,遠離中風!
為什麼夏天爆汗脫水和吹冷氣會增加中風風險
在夏季,高溫容易導致身體迅速失去水分,若不及時補充水分,脫水現象將會加劇。脫水會使血液變得濃稠,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進而提高中風的可能性。此外,脫水還可能導致體液電解質失衡,進一步影響心臟及大腦的正常運作。
吹冷氣則是另一個潛在的中風風險因素。長時間在冷氣房內,尤其是在溫差較大的環境中,可能導致血管收縮。血管收縮會增加血壓,進而提高中風的風險。此外,冷氣環境常常較為乾燥,這也可能導致輕微的脫水狀態,進一步增加中風的風險。
因此,在夏季,保持良好的水分補給以及合理使用空調是非常重要的。建議你定時喝水,避免一次性大量攝入,以免造成腎臟負擔。此外,冷氣溫度應保持在適宜的範圍,避免過低或過高,並定期通風以保持空氣流通。
中風的常見前兆
早期識別中風的前兆是減少中風損害的關鍵。以下是8個中風前兆,千萬別忽視:
- 單側麻木或無力:手臂或腿突然無力,像是「一半身體不聽使喚」。
- 臉部不對稱:微笑時嘴角歪斜,或一側臉部下垂。
- 言語困難:說話含糊不清,或無法完整表達句子。
- 視力異常:單眼或雙眼突然模糊、重影,或視野缺損。
- 劇烈頭痛:無故出現「炸裂般」頭痛,伴隨噁心。
- 眩暈失衡:走路搖晃,像踩在棉花上,或突然天旋地轉。
- 手腳冰冷:即使在夏天,末梢循環差,手腳仍冰涼。
- 意識混亂:突然迷糊,無法理解他人說話或環境。
認識這些中風前兆有助於你在中風發作時及時求助醫療專業人士,減少潛在損害。任何出現上述症狀的人都應立即就醫。
用「FAST」原則快速辨識中風症狀
辨別中風前兆與症狀需要敏銳的觀察力。若懷疑中風,可以用以下簡單測試方法,快速識別中風,爭取搶救時機,減少後遺症:
FAST原則:
F(Face)臉部:請對方微笑,觀察其面部、嘴角是否有不對稱或下垂現象。
A(Arms)手臂:請對方舉起雙臂,看會否有一側無法維持在同一高度、無力下垂。
S(Speech)語言:讓對方重複一個簡單的句子,檢查其語言表達是否含糊不清。
T(Time)時間:一旦發現異常,立即致電999送院。
除了FAST測試,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是預防中風的關鍵。任何不尋常的症狀都應被重視,及時就醫檢查。
此外,定期體檢是及早發現中風風險的有效途徑。通過監測血壓、膽固醇和血糖等指標之外,同時亦可透過磁力共振掃描檢視血管健康狀況,有助於早期診斷潛在問題,從而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治療。
中風風險磁力共振檢查(MRI Stroke Screening)重點覆蓋頸部血管、腦部血管及腦部,可以無輻射、無痛地評估頸動脈和腦動脈的狀態,精確檢測血管狹窄、血栓形成和動脈瘤等中風高風險因素,同時幫助醫生分辨缺血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
另外,此檢查更可提早發現潛在但無明顯症狀的腦血管問題,例如:
- 輕微但尚未察覺的小中風
- 早期血管狹窄或閉塞
- 動脈瘤
掌握腦血管整體健康狀況,提早介入預防及治療,避免神經損傷,例如癱瘓、失語、視野缺損或吞嚥障礙等。
中風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大大降低其發生的風險。了解中風的前兆和症狀,並採取快速行動,減少永久性損傷。從今天開始,關注你的健康,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除了認識中風的前兆與症狀,了解中風的成因與風險因素亦同樣重要,讓你從源頭開始預防。
【延伸閱讀】《年輕人都會中風!即睇7大高危風險+3大預防方法!》
常見問題:
問題一:中風的初期徵兆是什麼?一定會出現面癱情況嗎?
不一定。中風的前兆包括單側手腳無力、視線模糊、語言不清、突發頭痛、手腳冰冷或身體失衡等。有些患者未必出現典型「面癱」表現,故即使症狀輕微也不應忽視。建議一旦懷疑,立即使用「FAST原則」評估,並盡快求醫。
問題二:年輕人是否也要擔心中風?
是的。近年中風有明顯年輕化趨勢,尤其是長期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或有三高問題的年輕人。即使無家族史,若生活習慣不健康,中風風險亦會上升,建議定期檢查相關指標並保持良好生活模式。
參考資料
1. 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風
https://www.chp.gov.hk/tc/static/90076.html
2. 衞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中風放血?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27&pid=3822
3. 衞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中風8大危險因子 掌握6招預防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809&pid=1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