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俗稱「蛇針」)是一種常見但可預防的疾病,尤其影響50歲以上人士。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下降,潛伏在體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能被激活,引發劇痛和併發症。接種蛇針疫苗是保護您和家人健康的有效方法。本文將詳細介紹蛇針疫苗的重要性、效果及接種流程,幫助了解並採取行動預防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可能對您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但接種蛇針疫苗能有效預防這一疾病。現可輕鬆預約疫苗接種,保護自己免受帶狀皰疹的困擾。不要等到症狀出現,預約蛇針疫苗接種,為健康投資!
帶狀皰疹病毒成因
帶狀皰疹病毒也會導致水痘,導致帶狀皰疹。 當水痘瘡癒合時,病毒在神經中保持休眠狀態,隨後會出現帶狀皰疹。 換句話說,一旦你得了水痘,你就有患帶狀皰疹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您的免疫系統會下降,從而使帶狀皰疹更容易克服身體的防禦。 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帶狀皰疹的風險會急劇增加。 此外,免疫系統受損的人,例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更容易感染帶狀皰疹。
二十年前,第一種水痘疫苗問世。 因此,大多數 50 歲以上的人都患有水痘。 在香港,超過 95% 的人患有水痘,這使他們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增加。 三分之一的人口處於危險之中。
生蛇(帶狀皰疹)的症狀
症狀 | 描述 |
---|---|
劇烈疼痛 | 沿著受影響神經分布的灼熱感、刺痛或刀割樣疼痛,通常出現在身體單側(如胸部、腹部、背部或面部)。 疼痛可能在皮疹出現前數天開始,且強度因人而異。 |
皮膚症狀 | 紅疹:初期為紅色斑點,通常沿單側神經節段分布。 水皰:紅疹數天內發展為水皰,內含液體,隨後可能破裂並結痂。 瘙癢或敏感:患處皮膚可能對觸碰極為敏感,甚至輕微接觸(如衣物摩擦)也會引起疼痛。 |
其他全身症狀 | 疲勞或全身不適。 輕度發熱或寒戰。 頭痛或肌肉疼痛(較少見)。 |
併發症相關症狀 |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最常見的併發症,表現為皮疹消退後數月甚至數年的持續神經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視力問題:若帶狀皰疹影響眼部周圍(眼部帶狀皰疹),可能引起眼痛、紅腫,甚至視力受損。 皮膚感染:水皰破裂後若未妥善護理,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出現膿液或局部紅腫加重。 |
帶狀皰疹時間線
潛伏期
病毒在感染水痘後潛伏於神經系統,數十年後可能因免疫力下降而激活。
初期症狀(前驅期)
通常為數天的局部疼痛或刺痛,伴隨輕度全身不適。
急性期
皮疹和水皰出現,持續約7-10天,隨後結痂癒合(約2-4週)。
恢復期或併發症期
大多數人症狀在數週內消退,但部分人可能發展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持續數月或更久。
什麼是蛇針疫苗?
蛇針疫苗是一種專為預防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研製的疫苗。這種疫苗通過肌肉注射(通常在上臂),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保護,降低病毒復發風險。現代蛇針疫苗(如Shingrix)經臨床驗證,安全性和保護效力顯著,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群。
蛇針疫苗的主要特點
- 高效保護:降低超過90%的帶狀皰疹發病風險。
- 持久效果:提供長達數年的免疫保護。
- 安全可靠:全球廣泛應用,副作用輕微且短暫。
蛇針疫苗的效果與安全性
臨床研究顯示,蛇針疫苗能有效降低90%以上的帶狀皰疹發病率,並顯著減少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風險。疫苗安全性得到香港及國際衛生機構認可,副作用通常輕微,如:
- 注射部位短暫紅腫或疼痛
- 輕度疲勞或發熱(數天內消退)
蛇針疫苗效果一覽表
項目 | 詳情 |
---|---|
保護效力 | 降低90%以上帶狀皰疹及併發症風險 |
接種劑量 | 2劑,間隔2-6個月 |
副作用 | 輕微且短暫(如注射部位疼痛、疲勞) |
適用年齡 | 50歲及以上,或有醫生建議的高風險人群 |
持續保護時間 | 長達數年,具體取決於個人健康狀況 |
誰應該接種蛇針疫苗?
香港衞生署及國際專家建議以下人群優先接種蛇針疫苗:
- 50歲及以上人士:免疫力下降,帶狀皰疹風險增加。
-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或心臟病患者,需額外保護。
- 曾患帶狀皰疹者:疫苗可降低復發風險。
- 未接種水痘疫苗者:未感染水痘的成年人應考慮接種。
注意:免疫系統嚴重受損者應諮詢醫生,確保接種安全。
常見問題解答
1. 蛇針疫苗是否安全?
是的,蛇針疫苗經全球廣泛測試,副作用輕微且短暫,適合大多數健康成年人。
2. 什麼時候接種最適合?
50歲以上人士應盡早接種,健康狀況穩定時效果最佳。
3. 接種後需要注意什麼?
保持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增強免疫系統以提升疫苗效果。
立即行動:保護您的健康
帶狀皰疹可能對您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但接種蛇針疫苗能有效預防這一疾病。現可輕鬆預約疫苗接種,保護自己免受帶狀皰疹的困擾。不要等到症狀出現,預約蛇針疫苗接種,為健康投資!
參考文獻
- 香港罕見疾病聯盟 – 盡早打蛇針預防生蛇
- 香港紅十字會 – 水痘與帶狀疱疹(生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