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患者高達41萬,4成人毫不知情!肝癌風險高出100倍!

全球約有2億5千萬人攜帶乙型肝炎病毒(HBV),而香港約有41萬乙型肝炎患者,當中竟有近四成乙型肝炎帶菌者對自身病情毫不知情。乙型肝炎是香港常見的慢性肝病原因之一。慢性乙肝患者約15%至25%會發展肝硬化或肝癌,是本地肝癌發病主要原因。
2025年7月25日

更令人擔憂的是,乙型肝炎患者罹患肝癌的風險高出常人100倍!本文將深入介紹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症狀、檢測方法、預防方法,守護肝臟健康。

什麼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肝臟炎症疾病,它會攻擊肝細胞,導致肝臟發炎、細胞壞死,從而影響肝臟的代謝與解毒功能。感染乙型肝炎後可出現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甚至可能持續數十年,若不控制,可能演變為肝硬化肝癌,威脅健康。


乙型肝炎有哪些症狀?

乙型肝炎初期多數無明顯症狀,故被稱為「隱形殺手」。若感染屬急性,則可能出現急性肝炎的症狀。

急性乙型肝炎症狀:

  • 疲倦無力
  • 食慾減退
  • 噁心、嘔吐
  • 肌肉和關節痛
  • 黃疸(皮膚和眼白變黃)
  • 尿色加深

這些症狀一般在感染後1至4個月出現,持續數週至數月不等。

慢性乙型肝炎症狀:

相對於急性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數沒有明顯症狀,或僅有輕微不適,例如:

  • 間歇性疲倦
  • 腹脹或肝區隱痛
  • 偶爾食慾下降

這些症狀很容易被忽略,甚至很多人是在年度身體檢查或抽血檢查時才發現已感染。

雖然沒有病徵,但體內仍攜帶乙型肝炎病毒(HBV),依然具有傳染性,這類人士被稱為「乙型肝炎帶菌者」。由於無明顯症狀,因此極易被忽略。或許正正因此,香港約有四成乙肝患者對自身病情毫不知情,無形中增加了病毒傳播與病情惡化的風險。


乙肝病毒的傳染性極高

常見傳播方式包括:

  • 血液接觸:共用針頭、醫療器具、輸血、穿刺、刺青不潔器材。
  • 母嬰傳播:孕婦感染者分娩時將病毒傳給新生兒。
  • 性接觸:無保護性行為增加傳染風險。

避免不安全的醫療或美容行為、注重個人衛生,是防止傳播的重要措施。


感染乙型肝炎需要治療嗎?

如果病毒活躍、肝功能異常,醫生一般會處方抗病毒藥物以控制病情。即使目前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帶菌者仍應定期進行監測,及早發現潛在變化。缺乏定期監控或治療,可能逐步發展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長期慢性乙型肝炎會導致會導致肝臟持續發炎,損害肝細胞並促使纖維化。肝硬化是肝臟纖維化末期,肝臟結構和功能都發生不可逆變化,導致肝臟功能衰退。

乙型肝炎惡化至肝硬化、肝癌?

長期慢性乙型肝炎會導致會導致肝臟持續發炎,損害肝細胞並促使纖維化。肝硬化是肝臟纖維化末期,肝臟結構和功能都發生不可逆變化,導致肝臟功能衰退。肝硬化可能引發:

  • 腹水
  • 靜脈曲張出血
  • 肝性腦病變
  • 肝腎綜合症
  • 持續疲倦、黃疸

若不及早治療,肝硬化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慢性乙型肝炎者應定期做肝臟超聲波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以預防進一步惡化及早發現肝癌。

建議乙肝帶菌者:

  • 每 6 至 12 個月接受一次肝功能(例如:ALT / AST)與病毒量(HBV DNA)檢查
  • 定期進行肝臟超聲波檢查,檢查是否已有肝纖維化或肝硬化跡象
  • 戒酒、避免肝毒性藥物
  • 採取安全性行為,避免病毒傳播
  • 鼓勵家人接種乙型肝炎疫苗,預防病毒傳染

透過持續監察與跟進,可及早掌握病情變化,有效降低併發症風險。


如何檢測乙型肝炎?

檢查類別 項目/指標 用途與說明
血液檢測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判斷是否目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陽性代表正在感染該病毒帶病者。
HBsAb(乙型肝炎表面抗體) 判斷是否具備免疫力。
陽性通常表示曾經接種疫苗或自然痊癒後產生免疫力。
HBcAb(乙型肝炎核心抗體) 判斷是否曾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呈陽性代表曾經感染正在康復中。
HBeAg(乙型肝炎e抗原) 顯示病毒有較佳感染力。
陽性表示病毒複製活躍,具高傳染性。
HBeAb(乙型肝炎e抗體) 與HBeAg(乙型肝炎e抗原)相對,陽性表示病毒複製活性降低,傳染性降低,屬慢性穩定期。
HBV DNA(病毒量檢測) 了解體內病毒數量是否活躍,可作為抗病毒治療與療效評估的重要依據。
肝功能測試 ALT(谷丙轉氨酶) 反映肝細胞是否受損,數值升高顯示肝臟發炎或損傷。
AST(谷草轉氨酶) 與ALT類似,亦用來評估肝功能健康,當ALT一同升高,代表肝細胞發炎。
ALP(鹼性磷酸酶、白蛋白等) 協助了解膽道情況、代謝及合成能力是否正常。
影像檢查 肝臟超聲波 非入侵性、無輻射,可觀察脂肪肝、小腫瘤、膽管情況等,常用於肝臟健康初步評估。
MRI 磁力共振成像,適合進一步評估肝臟腫瘤、血管或組織變化,適合在血液指標異常或超聲波有發現時使用。

透過定期進行上述檢查,能有效監測乙型肝炎病情,及早發現肝臟異常,從而降低併發症風險。

如何預防乙型肝炎?

  •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 採取預防措施,例如安全性行為、切勿共用針咀或針筒,以預防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避免飲酒
  • 不要吸煙或戒煙
  • 透過均衡飲食和恆常體能活動,保持健康體重和腰圍
  • 避免進食含有黃曲霉毒素的食物,如發霉的花生和穀物

從檢查到接種,全面守護肝健康

雖然乙型肝炎常無明顯症狀,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定期接受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檢測,及早發現和控制病情,降低肝硬化及肝癌風險。如你尚未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應盡快安排接種,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病毒威脅。立即行動,守護健康!


資料來源:
1. 衞生署. 病毒性肝炎主題性報告(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
2.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十大癌症
3. WHO. WHO sounds alarm on viral hepatitis infections claiming 3500 lives each day
4. HKSAR Cancer Online Resource Hub. Liver Cancer

隱藏
夏日精選體檢
請選擇聯絡方式
WhatsApp真人客服 真人貼心服務

您能夠在此和我們進行即時聊天,查詢健康和疾病資訊,並了解我們的體檢產品如何幫助你,請輸入您的名字並接受我們的服務條款和私隱政策以開始。

24/7解答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