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檢查全攻略:從預約到檢查,新手女性安心指南

在香港,乳癌佔女性癌症新症的28.4%,凸顯定期婦科檢查的重要性。所有20歲以上女性應定期接受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預防潛在健康風險。本指南將詳細介紹婦科檢查的流程,包括基礎與全面檢查項目的比較,幫助首次檢查的女性安心應對。

在香港,乳癌佔女性癌症新症的28.4%,而子宮頸癌和卵巢癌分別排在第四位和第六位。這些數據突顯了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的重要性。

事實上,所有20歲以上的女性都應該定期接受婦科檢查。及早發現問題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更能預防潛在的健康風險。一次完整的婦科檢查通常包括健康問卷、體格檢查、乳房檢查和盆腔超聲波,可以幫助檢測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等問題。

在這份完整指南中,我們將為大家詳細介紹婦科檢查的各個環節,從預約到檢查流程,讓首次進行婦科檢查的女性能夠安心面對這項重要的健康檢查。無論您是正在考慮進行首次檢查,還是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這篇文章都能為您提供實用的參考。

認識女性身體檢查的核心項目

婦科檢查項目種類繁多,對於初次接受檢查的女性來說,可能會感到困惑。為了幫助您更好理解,我將詳細介紹核心檢查項目及其重要性。

檢查項目 基礎婦科檢查 全面婦科檢查
詳細病歷評估及身體檢查 包括血壓、體重指數測量 包括血壓、體重指數測量
子宮頸細胞檢查(柏氏抹片) 檢測子宮頸細胞是否有異常變化 檢測子宮頸細胞是否有異常變化
乳房臨床檢查 醫生通過觸診檢查乳房是否有異常 醫生通過觸診檢查乳房是否有異常
盆腔超聲波掃描 檢查子宮、卵巢等生殖器官狀況 檢查子宮、卵巢等生殖器官狀況
其他檢查 乳房超聲波或造影檢查、骨質密度檢查、血液、尿液化驗、HPV病毒DNA測試、甲狀腺功能檢查、性病篩查等

癌症長期以來一直是香港女性的頭號殺手,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單該年就有4,618個乳癌確診個案,而且最年輕的患者只有25歲。此外,子宮頸癌成為香港女性第七位最常見癌症。因此,根據個人風險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項目至關重要。


不同檢查項目的目的與重要性

Trinity Medical Centre_ gynecology-checkup-guide_new-female-patients

子宮頸細胞檢查(柏氏抹片檢查)是一項簡單安全的檢查,醫生會使用抹片棒刮下子宮頸細胞,檢查是否有不正常病變。此檢查能及早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有效預防子宮頸癌。根據衛生署建議,年齡介於25至64歲且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盆腔超聲波檢查是一種非入侵性影像檢查,用於檢測子宮、卵巢有否出現異常,例如水瘤、子宮肌瘤、朱古力瘤等,有助及早發現子宮頸癌或卵巢癌。此檢查過程簡單,可檢驗子宮、卵巢等生殖器官是否產生病變。

乳房檢查分為幾種類型:

  • 乳房超聲波:利用高頻率聲波檢查乳房組織,可分辨乳房腫塊是硬體或囊腫,適合任何年齡女士,包括懷孕婦女。
  • 乳房X光造影:分為2D和3D兩種,可探測小至3毫米硬塊,準確度較高。由於亞洲人的乳腺密度較高,醫生通常會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兩年進行一次檢查。

其他重要檢查還包括骨質密度檢查,特別適合更年期後女性,因為此時骨質流失速度會加快;以及HPV病毒DNA測試,用於檢測是否感染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的高危型HPV病毒。

根據年齡,婦科檢查的重點有所不同:25歲以下女性應定期進行自我乳房檢查及子宮頸抹片檢查;25-40歲女性建議進行乳房超聲波及盆腔超聲波檢查;40歲以上女性則應增加乳房X光造影檢查;50歲以上女性需要加做骨質密度檢查。

總的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婦科檢查項目,並保持定期檢查的習慣,能有效預防和及早發現婦科疾病,守護女性健康。


子宮頸檢查深度解析

子宮頸檢查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關鍵手段,了解其細節能幫助女性更安心地接受這項重要檢查。

柏氏抹片檢查的原理與過程

柏氏抹片檢查(又稱子宮頸細胞檢驗)是一種簡單且有效的子宮頸癌篩查方法。其原理是通過細胞學檢查,觀察抹片上的細胞是否有異常變化。整個檢查過程約需數分鐘,不會引起明顯痛楚,僅有輕微不適感。

檢查時,醫生會先使用窺器(俗稱鴨嘴鉗)張開陰道壁,然後用小刷子或刮片從子宮頸表面刮取細胞樣本。這些細胞會被塗在玻璃片上或放入保存液內,送往實驗室進行檢測。

根據衞生署建議,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婦女應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第一次檢查結果正常後,建議一年後進行第二次檢查,若第二次也正常,其後可每三年檢查一次。

HPV病毒檢測的必要性

HPV(人類乳頭瘤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約七成子宮頸癌由第16及第18基因型HPV病毒引起。此病毒可在人體內長期潛伏且不出現明顯症狀,潛伏期可長達10年。

與傳統柏氏抹片檢查相比,HPV DNA檢測能更早發現健康風險。世界衞生組織於2021年7月更新指引,建議全球應轉以HPV DNA檢測作為子宮頸癌篩查的首選策略。

此外,衞生署從2023年4月3日起,為30至64歲婦女採用HPV檢測作為主要篩查方法,而25至29歲婦女則仍建議採用細胞檢驗。HPV檢測為陰性的人士,建議每五年再次進行檢測。

檢查結果的分級系統解讀

子宮頸檢查結果通常使用Bethesda分類系統進行解讀,主要可分為:

  • 正常(陰性):子宮頸細胞沒有異常,無癌前病變或癌症跡象。
  • 不明確異常(ASC-US):細胞不完全正常,但成因未明,可能需3-6個月後重做抹片。
  • 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輕度病變,約85%會在兩年內自然消退。
  • 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中度或嚴重的細胞病變,有1-2%會變成侵襲性癌症。

若檢查結果為正常,只需定期檢查;若為ASC-US,建議3-6個月後重新檢查;若為LSIL,需要陰道鏡檢查或3-6個月後重做抹片;若為HSIL或更嚴重,則需立即進行陰道鏡檢查及切片。

因此,定期接受子宮頸檢查,結合HPV病毒檢測,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及早發現問題並獲得適當治療。


乳房健康檢查全面指南

Trinity Medical Centre_ gynecology-checkup-guide_new-female-patients

乳房健康檢查是女性定期健康檢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定期進行乳房檢查能有效預防和及早發現乳癌,提高治療成功率。

乳房超聲波vs乳房造影的區別

乳房超聲波和乳房X光造影各有其獨特的檢查原理和適用情況,兩者不能互相取代,而是相輔相成。
乳房超聲波利用高頻聲波掃描乳房組織,能將接收的反饋聲波轉換成乳房內部圖像。這種檢查方法可以清晰分辨腫塊是實體還是含液體的囊腫,特別適合組織密度較高的乳房。檢查過程無痛且不含輻射,因此適合懷孕婦女及所有年齡層的女性。

相比之下,乳房X光造影則是通過X光射線拍攝乳房組織影像。這種方法能有效發現未形成腫瘤的微鈣化點,以及以微鈣化點形態存在的癌細胞。在檢查過程中,儀器會分別上下和左右按壓乳房,可能會引起短暫的不適感。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女性的乳腺密度較歐美女性為高,這使得單純依靠X光造影檢查可能會降低診斷的準確性。因此,醫生往往建議兩種檢查方法配合使用,互補不足。

不同年齡段的乳房檢查建議

  • 20歲以上女性:應每月進行乳房自我檢查,並定期由專業醫生進行臨床乳房檢查。
  • 40歲以下女性:由於乳房組織密度較高,醫生一般會建議進行乳房超聲波檢查。檢查能夠有效檢測出囊腫或腫塊。
  • 4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一至兩年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必要時輔以乳房超聲波,提高診斷準確性。
  • 高風險人士:如有乳癌家族史或基因突變者,應按醫生建議更頻繁地進行檢查。

自我檢查的正確方法

乳房自我檢查是最基本且重要的健康習慣,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1. 時間選擇:未停經者應在月經開始後第7至10天進行,停經者則在每月同一天進行。
  2. 觀察:站在鏡前,觀察乳房的大小、形狀和皮膚變化,留意是否有凹陷、皺紋或泛紅。
  3. 觸檢:先舉起右手放在頭後,用左手三隻手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作小圓圈按摩右側乳房,範圍由乳房外圍向內至乳頭,不要忘記檢查腋下。然後對換手檢查左側乳房。
  4. 擠壓乳頭:輕輕擠壓乳頭,觀察是否有異常分泌物。

任何乳房形狀改變、硬塊、持續疼痛或乳頭有異常分泌物,都應及時就醫。定期自我檢查加上專業健康檢查,是預防乳癌的最佳方式。


盆腔超聲波檢查詳解

盆腔超聲波檢查是婦科檢查中常見且重要的一環,通過超聲波技術無痛地觀察盆腔內器官,幫助醫生評估子宮、卵巢等生殖器官的健康狀況。

經腹部vs經陰道超聲波的差異

這兩種檢查方式各有特點,醫生會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檢查方法:

經腹部超聲波是將探頭放在下腹部皮膚表面進行掃描。檢查前需要喝大量清水(約750-1000ml),讓膀胱充盈,以提供更清晰的影像。這種方法適合所有女性,特別是未有性經驗者或對侵入性檢查感到不適的人士。

經陰道超聲波則是將細長探頭放入陰道內直接掃描。相比經腹部檢查,這種方法能提供更高解析度的影像,因為探頭直接接近盆腔器官。檢查前需要排空膀胱,不用刻意飲水。一般建議有性經驗的女性選擇此方法,因為能更清楚顯示子宮、卵巢尤其是子宮內膜的狀況。

檢查可發現的常見問題

盆腔超聲波能有效檢測多種婦科問題,包括:

  • 子宮相關: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瘜肉、子宮內膜增生
  • 卵巢相關:卵巢囊腫、卵巢水瘤、囊腫、卵巢畸胎瘤、多囊性卵巢
  • 其他問題:盆腔感染、炎症、腹水等

此外,對於初期懷孕的女性,經陰道超聲波能更清楚了解胚胎位置、大小與形狀。

如何為檢查做好準備

兩種檢查的準備工作不同:

經腹部超聲波準備

  • 檢查前30-60分鐘飲用750-1000ml清水,直到有排尿感
  • 穿著寬鬆舒適的衣物,便於檢查

經陰道超聲波準備

  • 檢查前排清小便,盡量清空膀胱
  • 檢查可在月經期進行,不必特意避開[221]
  • 放鬆心情,避免過度緊張影響檢查順暢

整個檢查過程通常需時約20分鐘[202]。醫生會在檢查後分析影像並準備報告,然後向您解釋結果。如有任何不適或特殊情況,建議事先告知醫生,以獲得更合適的檢查安排。


建立個人化婦科檢查計劃

為了有效預防和及早發現婦科疾病,每位女性都應建立適合自己的婦科檢查計劃。個人化檢查計劃不僅能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和支出,更能針對個人風險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根據年齡制定檢查頻率

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其檢查重點和頻率也有所不同:

  • 25歲以下:應每月進行乳房自我觸診,有性行為者需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抹片檢查
  • 25-40歲:持續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抹片,每1-3年進行乳房超聲波檢查,並每年進行盆腔超聲波檢查
  • 40-65歲:建議每2年進行乳房超聲波及乳房造影檢查,持續子宮頸抹片檢查
  • 50歲以上:應每2年進行骨質密度檢查

根據建議,30歲以上有性經驗的女性應每五年進行一次HPV檢測。若連續兩年檢驗結果正常,之後則可每三年接受一次檢驗。

家族病史對檢查項目的影響

家族病史是決定檢查項目的重要因素。雖然大部分乳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但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風險確實增加:

  • 一等親有乳癌病史的女性,其風險是一般女性的兩倍
  • 有一個乳癌親戚,終身發生乳癌機率可達13.3%
  • 有兩個乳癌親戚,機率更高達21.1%

醫生會根據家族病史、曾患疾病等因素,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更頻密或額外的檢查。特別是BRCA1、BRCA2等基因攜帶者,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大幅提高,應更頻密地進行相關檢查。

結論

總的來說,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對每位女性的健康至關重要。從子宮頸細胞檢查到乳房檢查,再到盆腔超聲波檢查,這些檢查項目各具特色,能有效預防和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最重要的是,婦科檢查並非一成不變,應該根據年齡、家族病史和個人情況制定合適的檢查計劃。醫學研究顯示,及早發現問題能大幅提高治療效果,因此保持定期檢查的習慣尤為重要。

此外,我們應該積極與醫生溝通,了解每項檢查的目的和重要性。記住,主動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保存完整的檢查記錄,才能真正守護好女性健康。

婦科檢查雖然看似繁瑣,但只要掌握正確資訊,做好充分準備,每位女性都能安心面對這項重要的健康檢查。讓我們攜手重視婦科健康,為自己的幸福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FAQs

Q1. 婦科檢查應該多久做一次?

一般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常規婦科檢查。25-39歲女性可每1-3年進行乳房超聲波檢查,每年進行盆腔超聲波檢查。具體頻率可根據個人情況和醫生建議調整。

Q2. 婦科檢查能檢查出哪些常見問題?

婦科檢查可以檢測出多種問題,包括陰道炎、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月經異常、多囊卵巢綜合症、各種腫瘤以及婦科癌症。同時還可進行HPV病毒檢測和避孕諮詢。

Q3. 婦科檢查時需要完全脫掉衣服嗎?

不一定需要完全脫掉衣服。建議穿著寬鬆、易於穿脫的兩截式衣物,如裙裝。避免穿著複雜的衣物如牛仔褲或長靴。具體脫衣要求會根據檢查項目而定。

Q4. 婦科檢查通常包括哪些項目?

常見的婦科檢查項目包括乳房檢查、子宮頸細胞檢查(柏氏抹片)、陰道鏡檢查、盆腔超聲波檢查和性病篩查等。醫生會根據年齡和個人情況建議適合的檢查項目。

Q5. 如何為婦科檢查做好準備?

準備工作包括:避開月經期安排檢查;檢查前一天避免性行為;如需進行經腹部超聲波,檢查前需適量飲水;如進行經陰道超聲波,則需排空膀胱。穿著舒適易脫的衣物,保持放鬆心情也很重要。


參考文獻

  •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9周年精選體檢 低至半價
預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