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香港長者患認知障礙症,突破性醫療技術助你「未病先知」!

香港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前列 — 男性達83歲,女性更達88歲。然而「活得久」不等於「活得好」。研究指出,香港70歲以上長者中,每10人就有1名認知障礙症患者;85歲以上的患病率更高達三分之一!其中,阿茲海默症更佔高達75%病例!
2025年7月23日

認知障礙症的傷害是無法逆轉的,但愈早識別、愈早介入,愈能延緩退化,維持生活質素。本文將全面介紹認知障礙症的種類、早期症狀與高危族群,並帶你了解嶄新檢測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技術,助你「未病先知」。

認知障礙症會偷走記憶?

認知障礙症,又稱腦退化症,是一組影響大腦功能的疾病。患者的腦細胞死亡速度加快,導致腦部萎縮,進而影響記憶、語言、判斷力及日常生活能力。隨著病情惡化,患者可能失去基本自理能力,如穿衣、如廁甚至吞嚥,類似嬰兒般完全依賴他人照顧。

更令人憂心的是,患者會逐漸忘記親人與熟悉環境,這是因為大腦中負責記憶儲存與辨認的海馬體與顳葉功能退化所致。

認知障礙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腦部退化性疾病的統稱。了解不同類型有助於早期識別及選擇合適治療。

認知障礙症有哪些不同類型?

認知障礙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腦部退化性疾病的統稱。了解不同類型有助於早期識別及選擇合適治療。

認知障礙症的主要類型及其特徵

類型 特徵與病理 常見症狀
阿茲海默症 最常見類型,約佔50-75%,腦細胞異常死亡,影響大腦訊息傳遞。 記憶力逐漸衰退、判斷力下降、語言障礙、空間感混亂。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由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引起,腦部供血不足導致組織受損。 症狀階段性惡化、每次中風後功能退化,常伴隨高血壓、糖尿病。
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 腦細胞內沉積路易氏體蛋白,與帕金森症相關。 記憶退化、視覺幻覺、動作僵硬、意識波動。
額顳葉認知障礙症 主要影響額葉與顳葉,發病較早(40-60歲)。 人格行為異常、情緒失控、語言障礙,記憶影響較輕。
亨廷頓舞蹈症 遺傳性神經退化疾病,多在30-50歲發病。 運動障礙、認知功能衰退、情緒波動及抑鬱。

 


認知障礙症的早期徵兆有哪些?

認知障礙的進展是漸進的,早期發現並介入治療,可有效延緩病情。以下為不同階段的主要症狀:

早期階段(輕度認知障礙)

  • 短期記憶力減退,經常忘記剛發生的事情
  • 重複提問或行動
  • 在熟悉環境中迷路
  • 處理複雜任務困難
  • 語言表達變差
  • 對興趣活動失去熱情
  • 情緒波動,如焦慮或抑鬱

中期階段(中度認知障礙)

  • 方向感嚴重受損,家中也會迷路
  • 判斷力下降,做出不合理決定
  • 生活自理能力減弱,需要協助刷牙、洗臉
  • 時間感混亂,日夜顛倒
  • 行為問題惡化,可能出現攻擊性
  • 幻覺或妄想
  • 語言理解和表達明顯下降

晚期階段(重度認知障礙)

  • 完全無法辨認親友
  • 失去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
  • 吞嚥困難,需要協助進食
  • 語言能力幾乎喪失
  • 運動功能嚴重受損,無法獨立行走

誰屬於認知障礙症的高危族群?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認知障礙症,但以下風險因素會增加患病機會:

  • 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 家族有認知障礙症病史
  • 患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
  • 曾中風或腦部受傷
  • 攜帶APOE4基因
  • 長期精神壓力大或抑鬱症患者
  • 長期吸煙或酗酒者

如何自我評估記憶力?

關注自身認知健康,以下方法有助初步判斷:
記錄記憶問題:如忘記約會、遺失物品、難以回憶事件。
簡單測試:記住一串數字或詞語,幾分鐘後回憶;利用手機App做線上記憶力測驗
專業評估:若懷疑記憶力下降,應尋求神經心理學測試,全面評估認知功能。

若出現記憶力下降或屬高風險族群,建議進一步檢查腦部健康。市面上有多種檢查認知障礙症的方法,從認知功能評估、基因測試到影像檢查等。記憶力下降不可輕視,檢測是關鍵

若出現記憶力下降或屬高風險族群,建議進一步檢查腦部健康。市面上有多種檢查認知障礙症的方法,從認知功能評估、基因測試到影像檢查等。

認知功能測試:如 MMSE(簡短智能測驗)及 MoCA(蒙特利爾認知評估),主要透過問卷形式,評估記憶力、語言、定向力、計算等多方面能力,有助診斷輕度認知障礙或早期阿茲海默症。

APOE 基因檢測:檢測是否帶有 APOE ε4 等高風險基因變異,雖然不能單靠此基因確診阿茲海默症,但有助了解自己是否屬於較高風險群組。

磁力共振掃描(MRI):觀察腦部結構變化和萎縮情況,有助識別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疾病。如有需要,亦可進一步進行磁力共振血管造影(MRA),以評估是否存在血管性認知障礙的風險。

電腦斷層掃描(CT):主要用來排除腦出血、腫瘤或其他結構性病變,有助醫生進行評估與診斷。


突破性醫療技術,抽血驗早期阿茲海默症

傳統的認知障礙症診斷主要透過認知功能測試和腦部影像檢查,往往在症狀明顯時才能確診。而AD Check 認知測™則是一項嶄新檢測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技術。只需抽血,便能檢測血液中與阿茲海默症病變相關的生物標記物 p-Tau217,提早發現早期阿茲海默症。

AD Check 認知測™的優勢

  • 早期檢測:可在症狀出現前多年檢測到病理變化
  • 高準確性:準確率高達96%,靈敏度高達98.2%,特異性達98.6%
  • 簡便快捷:只需抽血檢測,無需複雜的影像學檢查
  • 成本效益:相比傳統影像掃描,成本大幅降低
  • 先進技術:使用美國藥監局認定突破性醫療器材

建議人士:

  • 有家族病史、曾患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或中風人士
  • 長期吸煙、喝酒、生活於高壓環境或抑鬱症人士
  • APOE4基因攜帶者
  • 40歲或以上、想預防認知退化的中年人士
  • 關心記憶力變化的你

積極預防認知障礙症,守護大腦健康

雖然認知障礙症目前無法治癒,但早期識別與介入治療能有效延緩退化。若你出現記憶力下降、情緒波動或屬高風險族群,建議盡早考慮進行 AD Check 認知測™ 檢查,掌握腦部健康,減少未來遺憾。

八大有效方法改善記憶力

除了檢測外,我們亦可以從日常生活著手,透過健康習慣保護腦部功能。以下八大方法有助提升記憶力、延緩腦部退化:

  • 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及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莓果、堅果、三文魚。
  •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
  • 充足睡眠:每晚7-9小時高質量睡眠,有助記憶整合。
  • 壓力管理:透過冥想、瑜伽等方法減輕壓力。
  • 維持社交:多與人交流,刺激腦部多重區域。
  • 持續學習:學新技能、語言或玩益智遊戲。
  • 記憶訓練:使用圖像聯想、分組記憶法等技巧。
  • 定期健康檢查: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

常見問題(FAQs)

問題一:認知障礙症與阿茲海默症是否相同?
認知障礙症為多種腦部退化疾病的總稱,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類型,約佔50-75%。其他類型包括血管性認知障礙症、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等。

問題二:認知障礙症可以治癒嗎?
目前尚無治癒方法,但早期發現與治療可延緩病情惡化,提升生活質素。

問題三:認知障礙症早期徵狀有哪些?
短期記憶力減退、在熟悉環境迷路、語言困難、重複行動、判斷力下降、情緒不穩等。

問題四:誰應考慮接受 AD Check 認知測™?
40歲以上、家族病史、患有心血管疾病、中風史或長期精神壓力者。

問題五:認知障礙症會遺傳嗎?
部分類型如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及亨廷頓舞蹈症與基因有關,但生活方式與慢性病同樣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專業醫生。


資料來源:
1. 政府統計處 – 統計與你
2.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 醫路同行:不同認知障礙病變 部分病因可預防
3. 香港認知障礙協會 – 認知障礙症類型
4. 養和醫院 – 及早發現認知障礙症10個警號
5.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 – 認知障礙症照顧者手冊
6. 智友站 – 認知障礙症
7. 健康研點 – 認知障礙症檢測與評估:從認知障礙症到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識別
8. 香港港安醫院 – 認知障礙症

隱藏
夏日精選體檢
請選擇聯絡方式
WhatsApp真人客服 真人貼心服務

您能夠在此和我們進行即時聊天,查詢健康和疾病資訊,並了解我們的體檢產品如何幫助你,請輸入您的名字並接受我們的服務條款和私隱政策以開始。

24/7解答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