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檢查

最新

  • 夏天爆汗、吹冷氣會中風?即睇8個中風前兆/症狀

    2025年07月04日
    香港夏天動輒33度或以上,不少人留在冷氣房「嘆冷氣」。你有試過頻繁進出高溫與冷氣環境後,感到手腳冰冷或頭暈?這症狀可能已暗藏中風危機!同時,中風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愈來愈多年輕人因長期壓力大、生活作息不穩定、久坐缺乏運動、飲食重口味等逐漸成為高危族群。
  • 年輕人都會中風!即睇7大高危風險+3大預防方法

    2025年07月04日
    中風是香港第四大殺手,每年超過3000人因此離世,亦是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但你知道嗎?腦血管意外已不再只是長者的問題,年輕人患病比例逐年增加!
  • 乳癌預警信號:認識乳癌症狀及預防方法【2025完整指南】

    2025年07月03日
    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根據2022年統計,全球約230萬婦女被診斷患乳癌,67萬人因此死亡。香港乳癌情況同樣嚴重,是本地女性最常見癌症之一,死亡率上升,位列十大致命癌症。本指南介紹乳癌特徵、初期症狀、風險因素及檢查方法,幫助識別預警信號並了解不同期數治療選項。雖大多數乳房腫塊為良性,但如發現硬塊,建議立即尋求專業乳癌診斷及醫療服務。
  • 正於公立醫院排期照MRI、CT SCAN?私營轉介方案助你及早掌握健康

    2025年07月02日
    胸痛、關節不適或頭痛等讓你飽受困擾?想盡早進行磁力共振(MRI)或電腦掃描(CT Scan),了解身體狀況?根據立法會文件,醫管局轄下各聯網的放射診斷檢查(非緊急)輪候時間中位數為28至173星期。例如,電腦掃描(CT Scan)需64星期,磁力共振掃描(MRI)檢查達92星期,而乳房造影更達99星期。
  • 8大鼻咽癌早期症狀全揭秘:為什麼鼻咽癌容易被忽視

    2025年06月30日
    鼻咽癌的早期症狀常不明顯,容易被忽視,許多人將其與慢性或過敏性鼻炎混淆。早期發現對治癒率至關重要,第一期治癒率高達90%。本文將解析鼻咽癌的徵兆、成因及檢測方法,幫助您及早識別這種在香港致命癌症中排名第11位的疾病。新型的Take2 Prophecy™檢測技術提供高達97%的篩查靈敏度,即使無症狀也能及早發現。
  • 沉默的殺手:為什麼胰臟癌確診往往為時已晚?

    2025年06月30日
    胰臟癌被醫學界稱為「沉默的殺手」,這並非沒有原因。當患者開始出現明顯症狀時,疾病往往已經發展到晚期階段。因此,我們常看到胰臟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了解胰臟癌的症狀和風險至關重要,因為這種疾病常在晚期才被發現。本文探討胰臟癌的早期發現挑戰、警示症狀、現有檢查方法以及如何透過生活方式調整降低風險。
  • 乳癌篩查先導計劃正式接受申請|即睇申請資格及婦科檢查優惠 立即預防乳癌

    2025年06月12日
    乳癌是本港女士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平均每14名香港女性便有1人確診入侵性乳癌,換句話說,香港女性一生之中患上入侵性乳癌的平均機會大約是6.8%。
  • 【618年中慶】5大熱選身體檢查推介|教你揀適合嘅Body check

    2025年06月06日
    隨着大眾健康意識提升,定期進行身體檢查(body check)已成為不少市民的生活習慣。而每年「618年中慶」期間,亦是不少人選購體檢計劃的黃金時機。今年,全仁醫務中心推出全店體檢低至4折優惠,涵蓋多項高端造影檢查及針對性身體檢查計劃,包括全身磁力共振(MRI)、電腦掃描(CT scan)、3D乳房X光造影(3D mammogram)等,讓你以實惠價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體檢方案。
  • COVID後遺症要小心!做足檢查至安心

    2025年06月03日
    你是否發現自己持續咳嗽長達一年仍未痊癒?經常感到疲倦、氣促、心悸?不少人以為康復後便等同痊癒,但事實上,COVID 病毒可能對身體各大器官造成長遠損害,常見後遺症包括肺纖維化、認知功能障礙(如腦霧)、心率不整、消化系統異常(如腹瀉、腹痛)、肌肉關節發炎等問題。
  • 感冒不求醫?隨時引發肺炎!

    2025年06月03日
    近日流感肆虐,許多市民出現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如頭痛、喉嚨痛及發燒等症狀。大眾往往誤以為這些僅僅是普通感冒,服用藥物便可痊癒。然而,因為這些症狀可能並非普通感冒,而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甲型流感(簡稱甲流),更容易導致肺炎的并發症,導致肺部變「花」嚴重隨時可以引致死亡,持續咳嗽超過十天應立即就醫!
  • 【照CT Scan電腦掃描前必知】原理、用途、注意事項及醫管局轉介低至5折檢查優惠

    2025年06月03日
    本文將詳細介紹電腦掃描(CT Scan)的原理、用途、照CT Scan的注意事項,助你全面了解照CT前應知道的重要資訊。文中亦會介紹持醫管局轉介信人士可享低至5折檢查優惠及預約方法,讓你毋須苦候醫管局漫長輪候期,以更靈活方式及早安排造影檢查。
  • 【男士身體檢查懶人包】30+、40+、50+應做哪些身體檢查?父親節體檢推介!

    2025年05月30日
    你知道嗎?香港超過4成的高血壓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病!根據醫管局數據,2022年致命率最高的癌症為肺癌、大腸癌和肝癌,男性患者比例亦明顯較高。部份男性危疾不僅具遺傳性,初期更毫無症狀,感到不適時或已錯過治療黃金期。因此,男士從30歲起應養成每年體檢的習慣,為健康築起第一道防線。
  • 別以為是普通感冒!COVID後遺症 – 5個隱藏肺傷害你要知!

    2025年05月23日
    輕症≠無害,肺部損傷可能悄悄發生!隨著Omicron、XBB等變種新冠病毒流行,愈來愈多感染者只是喉嚨痛、頭痛、輕微咳嗽或低燒等病徵。部分市民或因此誤以為「唔覺自己中過」或「中過冇乜大不了」,忽略潛在的covid後遺症風險。
  • 你不知道的幽門螺旋菌:日常飲食習慣如何影響感染風險

    2025年05月14日
    了解幽門螺旋菌的感染風險及其與日常飲食的關係。本文探討高鹽、高脂肪和加工食品如何影響感染風險,並提供實用的飲食建議,幫助管理症狀及預防幽門螺旋菌帶來的健康問題。定期健康檢查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 婦科檢查知多點|2D 及3D 乳房造影的分別

    2025年04月29日
    了解2D與3D乳房造影的關鍵差異,掌握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檢查方式。本文深入探討這兩種檢查技術的優缺點,幫助女性朋友更好地認識乳房健康的重要性。定期檢查是及早發現乳癌的關鍵,讓我們一起關心自己的健康,做出明智的選擇!點擊了解更多資訊,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婦科檢查全攻略:從預約到檢查,新手女性安心指南

    2025年04月10日
    在香港,乳癌佔女性癌症新症的28.4%,凸顯定期婦科檢查的重要性。所有20歲以上女性應定期接受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預防潛在健康風險。本指南將詳細介紹婦科檢查的流程,包括基礎與全面檢查項目的比較,幫助首次檢查的女性安心應對。
  • 不知道如何用醫療券?2025最新使用攻略|附常見問題解答

    2025年04月09日
    了解2025年香港醫療券的最新使用攻略和常見問題解答。每年2,000港元的醫療券,加上最新獎賞計劃可額外獲得500港元,幫助長者改善健康護理。該計劃簡便易用,無需預先登記,並可與配偶共享。深入了解長者醫療津貼的基本權益及如何有效利用這項福利,以確保獲得最適切的醫療服務。
  • 香港十大致命癌症症狀解密:及早發現等於救命【2025完整指南】

    2025年04月08日
    許多癌症如果能及早發現,存活率會大幅提高。以乳癌為例,第一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可高達99.3%。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各種癌症症狀,掌握及早發現的關鍵。本指南將為您詳細解析香港十大致命癌症的警示信號,幫助您及早識別潛在的健康威脅。
  • 【婦女病年輕化!女性不同年齡必做體檢項目懶人包】

    2025年03月03日
    女性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容易出現不少毛病,^每4位女性便有1位有機會患上癌症,並且越來越年輕化,因此,建議各位女性每年都需要進行一次全面婦科檢查以確保健康。🔍究竟不同年齡的女性需要做什麽身體檢查項目?
  • 【婦女節期間限定】優悅女士皇牌全身磁力共振及電腦掃描健康檢查 | 全新檢查涵蓋什麽項目?

    2025年03月03日
    全仁醫務中心於國際婦女節期間推出【優悅女士皇牌全身磁力共振及電腦掃描健康檢查】,為女性提供全方位健康保障,全面把關身體每一部分。💪究竟新升級計劃涵蓋什麽項目?如何把關各位女性的健康?
  • 睡眠窒息症

    2025年03月12日
    大多數人可能都聽過睡眠窒息症。顧名思義,「睡眠窒息症」是一種與睡眠有關的呼吸障礙問題。「睡眠窒息症」患者的上呼吸道可能因多種因素而阻塞,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問題擾亂患者的呼吸命令,導致睡眠期間重覆窒息。由於血液中的氧含量降低,患者會扎醒回復呼吸再進入睡眠,使他們難以達到深度睡眠狀態而獲得足夠的休息,患者的健康和日間精神可能會受到影響。
  • 腸易激綜合症

    2025年03月12日
    腸易激綜合症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 它通常會導致腹痛、腹脹或排便習慣的改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有腸易激綜合症。
  • 突發性心臟病

    2025年03月12日
    當向心臟供應富氧血液的冠狀動脈(為心臟供血的血液通道)被阻塞時,會導致心臟病發作,也稱為心肌梗塞或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如果完全切斷血液供應,部分心肌可能會缺氧、受損並死亡。
  • 糖尿病

    2025年03月12日
    糖尿病是一種身體無法產生或正常使用胰島素的疾病,而胰島素是調節血糖和日常運作所必需的荷爾蒙。食物及含糖飲料中的葡萄糖通過腸道進入血液而被吸收,而肝臟也會產生葡萄糖用以儲存能量。血液會把葡萄糖運到身體各個部分如肌肉組織等,再轉化為能量。血糖在血液中的濃度能否被自動調節,關鍵在於一種稱為胰島素的荷爾蒙。
  • 冠心病

    2025年03月12日
    心臟負責將血液輸泵到全身、肺部和其他器官。冠狀動脈圍繞心臟表面,為心肌供血。冠狀動脈壁上積聚脂肪導致冠心病,亦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隱藏
5-7 月精選體檢
請選擇聯絡方式
WhatsApp真人客服 真人貼心服務

您能夠在此和我們進行即時聊天,查詢健康和疾病資訊,並了解我們的體檢產品如何幫助你,請輸入您的名字並接受我們的服務條款和私隱政策以開始。

24/7解答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