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气温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息息相关!气温每上升1℃,冠心病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风险可增加约2.1%。夏季高温不仅令人中暑,亦会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冠心病症状,甚至引发急性心脏病发作。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成因、常见症状及预防方法,助你守护心脏健康,远离心脏病风险。
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是什么?
冠状动脉是环绕心脏、形如皇冠的血管,负责将氧气和养分输送至心脏肌肉。当这些血管因脂肪或胆固醇积聚而变窄或硬化,导致心脏的血流减少,继而心肌受损,形成冠心病。
冠心病容易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若心肌大范围受损,心跳可能变得不规律,甚至可能完全停止,导致死亡。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也是许多年轻人猝死的主因。
为何夏季炎热会诱发冠心病?
许多人认为冠心病主要发生于寒冷冬季,事实上,炎热天气同样会增加冠心病症状与心脏病风险。
1. 冷热交替导致血管剧烈收缩
夏季室内外温差大,频繁出入冷气地方会对心血管造成负担。忽冷忽热会令血管反覆收缩与扩张,容易引发阻塞或血栓形成。
例如由炎热街道进入室内,或短时间内多次进出不同温度的环境,身体难以适应温差,容易令血压上升,增加心脏负担。若心脏无法负荷这种压力,可能引发急性心血管疾病。
为保护心脏,应尽量避免频繁进出室内外等温差大的环境,让身体有时间调节;如需外出,也可预先做好保暖或降温准备,减少血管压力。
2. 高温导致血液黏稠与血栓形成
高温会促使人体大量排汗,若未能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不仅容易引发脱水,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提高血栓形成风险,进而提升心肌梗塞的机率。
出汗过多可能导致以下反应:
- 水分与电解质迅速流失
- 血液变得黏稠、流速减慢
- 沉积物于血液中堆积增加
- 心脏需更费力地泵血以维持循环
此外,电解质(例如钾、钙、镁等)失衡,会直接影响心肌的正常收缩与心跳节律,容易引发心律不齐。
哪些人容易患上冠心病?
以下人士患冠心病风险较高:
- 高血压人士
血压长期过高会令血管变窄、变硬,加重心脏负担,加快血管硬化,容易诱发冠心病。 - 患有糖尿病人士
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壁,促进血管硬化,妨碍心脏供血。有些糖尿病患者因神经受损,即使发病也可能察觉不到典型的胸痛,发现时病情往往已较严重。 - 高血脂或胆固醇人士
过多胆固醇会在血管壁累积,使血管收窄,减少血流,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 肥胖人士
体内脂肪过多会影响血管健康,也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与高胆固醇的风险。 - 吸烟人士
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并提高胆固醇水平,令血管更易硬化,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远高于非吸烟者。 - 长期大量饮酒人士
酒精含大量糖分与淀粉质,长期饮用容易导致糖尿病及胆固醇上升,间接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压力大或长期精神紧张人士
情绪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会令血压上升,增加心脏负担。部分人会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与冠心病相似,应及早诊断。 - 缺乏运动人士
缺少运动容易令血管老化、体重上升,亦难以控制血糖与血压,长远增加冠心病风险。恒常运动有助强化心血管功能。 - 饮食重盐、重糖、重油人士
高盐易致高血压,高糖会增加糖尿病风险,高脂则令血管更易堵塞。 - 有家族病史人士
如果父母或兄弟姊妹曾患冠心病,风险也会比一般人高。家族中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史,亦应提高警觉。 - 男性及更年期后的女性
男性较早出现心血管问题。女性在更年期前受荷尔蒙保护,进入更年期后,风险会明显上升,接近男性水平。 - 年长者
年纪越大,血管弹性越差,动脉更容易硬化,建议定期检查心脏健康。

冠心病症状是什么?
冠心病是经多年慢慢发展而成的疾病,大约有10%的患者在发病前并无明显症状或警号。像是运动时感到气促或胸闷,常被忽略,但这可能是心脏血管阻塞的警示。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头晕、心绞痛(胸痛)或突发心脏病等症状。
了解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有助及早察觉危机、把握治疗时机。
症状 | 详细说明 |
---|---|
心绞痛 | 胸口感到疼痛或闷痛,常伴有气促或呼吸困难,因心脏动脉供血受阻所致。通常在走路、情绪激动、饭后或寒冷天气时发生。有心绞痛人士心脏病发作风险较高。 |
心肌梗塞 | 胸口中央出现剧烈疼痛,感觉类似严重消化不良。心梗症状可突然发作,也可能逐渐加重。 |
心律不齐 | 心跳不规则,患者可能感觉心悸(心跳快速或颤抖)。心悸可能是冠心病的征兆,但这种感觉也相当常见,不必过度担心。 |
心脏衰竭 | 冠心病会逐渐削弱心脏功能,导致心脏衰竭。患者会感到疲倦、气促,且足踝及腿部可能肿胀,表示心脏无法有效将血液泵送全身。 |
研究指出,即使轻微胸痛,未来30年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也会增加21%;而严重胸痛者风险更高达83%。

3招夏天预防心脏病
适当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发作风险。以下三招预防方法,助你在炎热天气维护心血管健康。 :
1. 水分与电解质补充
高温天气大量流汗会使血液黏稠,增加心脏负担。即使不感到口渴,也应主动补充水分。成年人在夏季的一日饮水量可以体重乘40计算,如体重为50公斤者,一日摄取至少约2公升。
另外,亦应分开时段饮水,每次喝200至300毫升,1小时不超过1公升,避免过量。同时,避免口渴才喝水。大量流汗后除补充水分外,亦可补充含少量电解质的水(如运动饮料、淡盐水)
2. 避免剧烈活动与温差刺激
夏季应避免正午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从炎热环境进入冷气房前,建议先在阴凉处将汗水擦干,待身体稍微冷却后再进入。冷气房内准备薄外套或丝巾,减少温差对身体的刺激。
3. 室内温度控制与通风
室内温度维持在25-27℃,不宜低于20℃。空调房间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0-15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空调与电风扇搭配使用,凉风分布更均匀且节能。
冠心病诊断方法
及早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冠心病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检查方法,以评估心脏功能和血管状况:
诊断方法 | 主要用途 | 优点与注意事项 |
---|---|---|
心电图 | 测量心脏电活动,帮助发现心率及心脏结构问题 适合初步筛查。 |
操作简单快速、无痛、无辐射及非侵入性。 无明显症状时,结果一般呈现正常,只有在出现异常心律或不适时,相关问题才较易被侦测到。 |
心脏超声波 | 利用声波检查心脏大小、跳动和瓣膜情况 | 适合初步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 操作简单快速、无痛、无辐射及非侵入性。 ,检查时间约20-30分钟。 |
冠状动脉造影(CTCA) | 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或堵塞 | 适合疑似冠心病者筛查。 检查快速及无痛,非侵入性。 |
心脏磁力共振扫描(MRI) | 透过磁场形成影像,评估心脏组织、功能及血流状况。 | 适合疑似冠心病者筛查,有效详细评估心脏功能与结构。 无辐射、无痛、非侵入性。 |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方法。
常见问题 FAQs
问题一:夏天为什么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夏天高温会导致大量出汗,容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失衡,使血液变得黏稠,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此外,冷热交替环境会刺激血管收缩扩张,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压力。
问题二:哪些人属于冠心病的高风险人士?
高风险人士包括年长者(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三高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吸烟者、肥胖者以及有心脏病家族史人士。
问题三: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心绞痛(胸口闷痛感)、呼吸困难、疲劳、心悸和头晕。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突然加剧的胸痛,应立即就医。
问题四:如何在炎热夏天预防冠心病发作?
预防方法包括:
- 主动补充足够水分和电解质,即使不口渴也要定期喝水;
- 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及减少冷热环境交替;
- 保持室内温度在25至27℃,定期开窗通风。
问题五:冠心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波、电脑扫描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磁力共振扫描。定期进行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本文仅供参考,若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
资料来源:
1. 智友站. 冠心病
2. 关心你的心. 热天运动引发心脏危机 饮水太多太少都伤「心」
3. 卫生防护中心. 心脏病
4.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hest pain, shortness of breath linked to long-term risk of heart trouble
5. Liu, Jingwen et al. Heat exposure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6.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eart Disease Facts
7. St. Teresa’s Hospital. 四检查心脏病的方法